高质量等级并不代表高质量

德国葡萄酒在决定质量等级分级时,非常强调葡萄的成熟度,直接反映为葡萄汁中的含糖量,并通常以于氏度(Oechsle)来表示。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标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国的特殊地理和气候条件,使得葡萄很难达到较高成熟度。

理论上讲,采摘时成熟度越高的葡萄,葡萄汁的含糖量(于氏度)就相应越高,其成品酒可能被划归的质量等级也就越高。但采摘时含糖量高,很多时候并不等同于成品酒中的残 糖含量一定也高。从某种意义上讲,以葡萄汁中含糖量为标准所划分出来的,可以说是“质量等级”,也可以认为只是“质量分类”而已。

由此,一些顶级的德国葡萄酒,比如一瓶顶级干型黑皮诺(Spätburgunder / Piont Noir),由于采摘时葡萄汁中含糖量的局限,在质量分级时,只能被定为“QbA”级,听上去不肖说“顶级”,好似和“高级”都不沾边,有时会被人无意间错过。有时一瓶雷司令被归为“逐串精选”(Auslese)级,但如果不考虑产区,种植园和酒庄等因素,其口感和质量往往还不如一瓶QbA级的半干型或半甜型雷司令,虽然从酒标上看,这款逐串精选比另一瓶QbA要“高级”许多。

德国一些顶级酒庄对这种过度侧重葡萄成熟度的质量等级划分办法也有微辞,但毕竟德国葡萄酒法就是这样规定的,其他的等级划分办法都不被法律认可,也得不到法律保护。其实,德国有些酒庄,还存在主动给自己的酒“降级”的情况:一些酒庄有着自己的内部质量标准,而且往往高于法定标准。例如,虽然按法律规定,一 款酒已经达到“高级优质葡萄酒”(Prädikatswein)的标准,但按其酒庄内部质量标准,这款酒只能达到酒庄内部的优质葡萄酒(QbA)标准,于是酒庄会主动把这款酒降级为QbA。对于这些酒庄来说,品质是自己的追求,质量是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法律的约束。

一个好的酿酒师不一定能把坏葡萄酿成好酒,但一个不好的酿酒师却很容易把好葡萄搞砸。除了酿酒师的因素,工艺,土壤和微气候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葡萄酒的质 量。所以,拿到一瓶德国葡萄酒时,要大致估计其质量高低,只简单地看其酒标上的质量分级是不够的。我们也不能简单认为,一瓶德国葡萄酒的质量等级越高,其质量自然也就越高。许多情况下,一瓶德国葡萄酒的质量其实和其所标称的质量等级不一定是绝对对等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